秋分养生:从古籍智慧到现代守护,安然度秋有方法

2025-09-16 16:20 来自:中国商业网 收藏 分享 邀请  阅读量:8461   会员投稿

摘要: 秋分一到,昼夜均分,寒暑相平,天地间的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人体也随之进入“收敛养藏”的关键阶段。此时若不顺应节气调整作息饮食,秋燥易伤肺,寒邪易侵体,还可能因“悲秋”情绪扰了心神。古往今来,人们在秋分养生上积累了诸多实用...

秋分一到,昼夜均分,寒暑相平,天地间的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人体也随之进入 “收敛养藏” 的关键阶段。此时若不顺应节气调整作息饮食,秋燥易伤肺,寒邪易侵体,还可能因 “悲秋” 情绪扰了心神。古往今来,人们在秋分养生上积累了诸多实用智慧,今天便结合古籍记载与现代生活需求,为大家分享一套可落地的秋分养生方案,助你在这个时节保持阴阳平衡,身心舒畅。

秋分养生:从古籍智慧到现代守护,安然度秋有方法

《素问》有云 “秋在志为忧,悲伤肺”,秋分时节若情绪低落,很容易伤肺。不妨试试赏菊,重阳前后赏菊饮菊,能解郁清心;多听商调音乐,如《阳关三叠》,以应肺金,舒缓情绪;静心练习楷书,在一笔一划间宁神定志。穴位调理也能辅助调节情志,用拇指按揉膻中穴 3 分钟,可宽胸解郁;每晚推搓两足太冲穴各 100 次,能疏解情绪;用艾条悬灸肺俞穴 15 分钟,还能温肺益气。

情志调摄·谨防"悲秋"伤肺

《素问》明训:"秋在志为忧,悲伤肺。"

1. 移情易性法

赏菊:重阳前后赏菊饮菊,解郁清心

听宫商:多听商调音乐(如《阳关三叠》)以应肺金

习字:静心楷书,可宁神定志

2. 穴位调理

膻中穴:拇指按揉3分钟,宽胸解郁

太冲穴:每晚推搓两足太冲穴各100次

肺俞穴:艾条悬灸15分钟,温肺益气

秋分养生:从古籍智慧到现代守护,安然度秋有方法

贝参热咳

#小程序://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/ApI8ctdQOAAR7Nk

五、古籍养生方详释

1. 秋分服药法(《云笈七签》)

"秋分之日勿杀生,勿用刑,服黄芪丸七丸..."

现代用法:黄芪 300 克(蜜炙),茯苓 150 克,研末炼蜜为丸,每晨服 9 克

导引吐纳法(《诸病源候论》)

"跪坐,两手托地,缩身曲脊,向上三举..."

功效:宣通肺气,防治咳嗽 3. 药枕配方(《外科正宗》) 菊花 500 克,决明子 300 克,绿豆衣 200 克 合缝作枕,清头目、利咽喉

秋分养生:从古籍智慧到现代守护,安然度秋有方法

加热艾草垫

#小程序://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/01HUMn4rqsPKBfI

六、禁忌详考

1. 饮食三忌

忌生冷:瓜果不可过量,以免损伤脾阳

忌暴食:秋季脾胃易滞,七分饱为宜

忌燥热:羊肉、肉桂等温补之品须慎用

2. 起居三勿

勿露宿:夜不露卧,免遭寒邪

勿汗出:运动微汗即止,勿令大汗

勿晚浴:酉时后不宜沐浴,免伤阳气

3. 情志三防

防忧郁:遇事勿悲,可诵《逍遥游》以畅怀

防激动:怒则气上,易伤肺金

防思虑:思伤脾,脾虚则肺失所养

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云:"仲秋之月,养长老,授几杖,行糜粥饮食。"秋分时节,天地正平,人身气血贵在调和。谨记:润燥不忘健脾,避寒不违秋冻,敛神不失畅怀,方得养生真谛。

在践行这些古籍养生方法时,加热艾草垫能带来持续的温和暖意,贴在腰腹或背部,可缓解寒气带来的不适;贝参热咳敷贴则为肺燥咳嗽人群提供了外用调理的选择,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上线,可获取更多养生好物。

秋分养生,关键在于顺应节气,调和身心。从饮食润燥到起居有常,从运动导引到情志调摄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身体健康。希望这些实用的养生方法,能帮助大家在这个秋分时节,远离秋燥与寒邪,保持身心舒畅,安然享受秋日的静谧与美好。

中国商业网资讯门户;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、栏目资讯免责声明:凡本站注明 “来自:(非中国商业网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
鲜花
鲜花
握手
握手
雷人
雷人
路过
路过
鸡蛋
鸡蛋
这个人很懒,什么也没留下...
粉丝 阅读53185 回复0
ads2

Powered by 中国商业网 Licensed © 2001-

, Processed in 1.132592 second(s), 12 queries

01 02 03 04 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