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,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。2025年4月,工信部正式印发《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,还将投入60亿元专项研发资金,加速技术攻关。与此同时,宝马、奇瑞等...
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,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。2025年4月,工信部正式印发《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,还将投入60亿元专项研发资金,加速技术攻关。与此同时,宝马、奇瑞等车企已启动固态电池装车路试,宁德时代、清陶能源等头部电池厂商的中试线建设也逐步落地,行业商业化进展超预期。业内预计,2025-2026年将是固态电池中试线落地的关键窗口期,而制造环节的设备升级成为当前产业化的重要突破口。 在这一背景下,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——先导智能,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,打通了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设备环节,覆盖电极制备、电解质膜复合、复合设备、裸电芯组装、致密化设备、高压化成分容等关键环节,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固态电池整线交付能力的装备供应商之一。 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,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差异集中在前道和中道环节,尤其是干法电极、电解质膜复合及电芯致密化等关键技术。 干法电极作为一种创新的电极制备工艺,在成本效率、性能提升、结构稳定性和生产适应性上具有显著的优势。先导智能开发的干法涂布设备新构型可满足产品幅宽1000mm,厚度40μm-300μm,负极速度80m/min、正极速度60m/min的生产需求。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在湿法工艺方面,先导智能的制浆与涂布系统采用特殊涂布结构,同样适配固态电极的高速生产需求。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,制浆设备及涂布设备是提质降本的关键。在这一领域,先导智能取得系列突破:其全新开发的电解质制浆机集粉料干混、浆料捏合与高效分散于一体,通过增强捏合分散能力实现高效制浆,有效防止电解质劣化;创新研发的新型涂布机突破传统湿法工艺限制,可满足10-60μm厚度范围的量产涂布需求;更率先完成量产型复合转印设备开发,支持连续/间歇复合工艺,50m/min的复合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 在中后段,等静压机、叠片机等设备也在不断革新。先导智能研发的600MPa大容量等静压设备,通过提高一次装载电芯数量实现了高效生产,支持150℃高温环境,配合绝缘边框工艺和全自动上下料系统,有效解决极片位移和边缘损伤问题;其新一代固态叠片机则通过绝缘边框精密制备、极片超精准抓取与高精度动态压合控制,显著提升了堆叠效率和对齐精度,为固态电池量产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。 目前,先导智能的固态电池装备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。据悉,该公司近期向某国际电池巨头交付了多套核心装备,标志着其从单机供应向整线解决方案的跨越获得市场认可。此外,其技术成果亦被授予“固态电池产业化协同先锋”称号,进一步巩固了在下一代电池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。 随着全球固态电池研发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,具备成熟工艺与快速迭代能力的设备厂商有望率先受益。先导智能凭借其全链条技术布局和核心设备突破,已在这一赛道占据领先优势。未来,随着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,具备整线交付能力与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,或将成为推动行业规模化量产的关键引擎,助力锂电行业迈向新时代。 中国商业网资讯门户;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、栏目资讯免责声明:凡本站注明 “来自:(非中国商业网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2021-09-02
2021-09-02
2021-09-02
2021-09-02
2021-09-02